展开
文章来自建筑师(译者:舒晨箫)
设计试图创造一个具有高品质环境和高标准教学空间的学校。
我们试图去预判未来设备的尺度,使得这一学校建筑有着在未来转换为其他公共建筑空间使用的潜力。
整个校园的设计源自两条轴线的融合。
第一条轴线是源自交通的横向轴线,这条轴线来自于基地与道路的位置关系,它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功能分布,定义了项目各部分植入的时间先后顺序,将它们连接成为有机的整体。这条轴线是设备进入场地的主基调。
第二条轴线垂直于道路,是展开校园生活的主轴线。沿轴线展开的内街分为上下两层,是整个项目的空间主干线,一方面起到一定的分隔作用,又在当下确保了不同空间的联系性。因此,所有的建筑单体交替错叠地与这条主轴发生联系,自然形成了南北朝向的摆布。在内街和建筑体共同组成的建筑空间中,各项活动得以开展:交通、餐饮、社交;普通教学,专业教育和艺术教育。
通过这样的方式,整个学校从空间再造的角度已经和场所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。
从社会的角度来看,学校更多地扮演着公共建筑的角色;而从内部空间的体验来看,它彰显着友好的空间特质。
立面设计上,我们选择了内外一致统一、具有表现力的材料。
高质量的玻璃塑造了学校交流和教育空间,表达出其流通性和开放性的特质。玻璃和铝合金格栅形成的实体与铜质墙板交相辉映,想在进行着彼此拉伸的游戏一般。
外墙铜板的深褐色调进入室内时,发生了平滑的色彩过渡,变成了内墙铜板的桔色。
铜——一种自然而具有生命力的材料,铜绿在时间中的色泽变化,为建筑带来一层动态的表皮,提示人们永续性的含义。
在这个飞速变化的区域,建筑立面的变化,将默默记录下时间流逝的痕迹。
本文最初发布于2014年9月19日。